
五笔98
KHWF
五笔86
KHWF
GBK编码
F5C6
UniCode
U+8DD7
仓颉
RMODI
四角号码
64100
规范汉字编号
5136
笔画顺序
- 竖
- 横折
- 横
- 竖
- 横
- 竖
- 提
- 撇
- 竖
- 横
- 竖钩
- 点
跗字的基本解释
● 跗
fū ㄈㄨˉ
◎ 脚背,足上:跗骨。跗面(脚面)。
英文翻译
◎ 跗
instep
详细解释
跗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跗 fū
〈名〉
(1) 脚背 [instep]
蹶泥则没足灭跗。——《庄子·秋水》
(2) 又如:跗注(古代的一种长兵服)
(3) 足 [foot]。如:跗面(脚面);跗蹋(以足踏地);双跗(双脚)
(4) 物体的足部。通“柎” [leg]
朱跗黄实,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六。——《管子·地员》
(5) 又如:鼓跗(鼓架)
(6) 泛指条状物的末端 [end]。如:剑跗(剑的握手处)
(7) 花萼 [calyx]
衔素蕊于青跗。——南朝齐· 沈约《郊居赋》
(8) 又如:跗萼(花萼与子房。亦指花朵);跗萼联芳(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9) 另见 fú
基本词义
◎ 跗 fú
〈名〉
(1) 手足伏地。同“匐” [lie prostrate]
匐,《说文》:“伏地也。”或作跗。——《集韵》
(2) 另见 fū
康熙字典
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酉集中】【足字部】 跗;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223第35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膚。足趾也。【玉篇】足上也。【儀禮·士喪禮】乃屨綦結于跗連絇。【註】跗,足上也。【疏】謂足背也。【莊子·秋水篇】蹶泥則沒足滅跗。【音義】跗,足跗也。 又【左傳·成十六年】有?韋之跗注。【跓】跗注,戎服,若袴而屬于跗,與袴連。 又人名。【史記·扁鵲倉公傳】醫有兪跗。【註】黃帝時將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義同。 又與拊通。【詩·小雅】鄂不韡韡。【箋】不音夫,當作拊。【音義】拊亦作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