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造句

更新时间:2024-05-30 05:50
用董卓怎么造句,董卓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董卓的意思和收集了董卓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董卓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
2 ‘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也。
3 ‘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戦,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
4 本文从十八路诸侯讨伐国贼董卓开始,各路英雄争放异彩,诸多玩家尽显风骚。
5 比如,武功最高强的吕布,先后投奔丁原、董卓、袁绍等,人称“三姓家奴”,再后来投奔新主子,已是无人可信没有市场了。
6 常年浸淫在羌胡文化圈里的董卓,绝对可以堪称一部真人版的酷刑百科全书。
7 当满朝文武拜跪庭上,董卓很滑稽地打了两个喷嚏,引得众人大气不敢出,高希希巧妙地利用戏谑的手法来表现他的权倾朝野和阴险。
8 董卓死后,貂婵和吕布私奔了,纷乱的国家又恢复了和平。
9 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况且董卓为当代魔主传承,投之倒也不辱没贤弟。
10 董卓知道我是他的克星,一直都知道,但他告诉我他很庆幸,他庆幸我是他的克星,他庆幸我能克他而他不会伤我,他庆幸我的命够硬,可以陪着他。
11 董卓专权后,残虐不仁,横征暴敛,秽乱后宫,天下民不聊生,人神共愤,朝野亦是哀歌四起,天怒人怨。
12 端庄又不失妩媚,威严中夹杂着野性,董卓已经忍不住想要立刻将何莲这匹野马驯服,好任其驰骋。
13 恩,主公我同意士元的说法,我想以主公汉室驸马加上主公在天下群雄的地位,讨伐董卓檄文一定会应天下群雄之应的。
14 而陈留则更加复杂,它处于司州与兖州的交界之处,又是关东势力进攻董卓的咽喉要地,从战略上来看,地理位置可以说是险恶。
15 干盗墓勾当的可以分为两种,即像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民国时期的孙殿英等,他们往往动用大批的士兵,明火执杖地大干,这一类被称作是官盗。
16 后因上谏激怒董卓被免官,隐居在上谷军都山,被袁绍请为军师。
17 今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这真是天怒人怨,诛锄首恶的时机。
18 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
19 九大军阀,加上董卓,则逐鹿中原的共有十大军阀。
20 九月初一日,董卓率领公卿到崇德殿,强迫何太后诏策废除少帝,贬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21 九月十六,乙丑日,大吉大利,诸事皆宜,太尉董卓选在这一天,在大校场检阅麾下锐卒,并拜将率军出征。
22 洛阳城宏伟高大,城墙虽颇显古朴,却仍看得出它的坚固牢靠,陈焉实在不敢想象,这洛阳城不久之后就会被董卓付之一炬。
23 谁杀董卓,他都可能以死相拼,唯独一个人,他宁死也不肯伤她分毫……梦三生。
24 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转眼间落花流水,董卓篡政及袁术僭号亦瞬息而呜呼哀哉。
25 孙将军不要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在我看来这荥阳固然犹如铁桶,不过董卓不得民心,真要打起来百姓不会出死力守城,这城易破。
26 王允同意士孙瑞的意见,可是考虑到董卓平时戒备森严,而且他本人武力过人,如果不采取周密措施,恐怕不易得手。
27 我与董卓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而将军听信馋言,还怀疑我,这是为什么?袁术惭愧,于是恢复调发军粮。
28 昔日公说布使杀丁建阳而投董卓;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
29 以前他一直策划,用美人计挑拨吕布跟董卓的关系,让吕布杀掉董卓。
30 在董卓当朝之时,更是不畏残暴,上疏谏议,几被董卓加害,最后辞官归隐。
31 这还有假!董卓夜宿皇宫,任意奸污宫女和先皇妃子,挟天子以令天下人,任意杀戮朝廷大臣,意图谋朝篡位,他不是奸臣谁是奸臣?
32 这一人乱倒罢了,慌乱通常都是连锁动作,一时间,董卓军阵之中火光冲天,乱成一团!黄巾军见势大喊“兄弟们,看!天公将军的法术又应验了!杀啊!”。
33 之后,董卓杀死刘辨,逼死何太后,并且杀害了朝廷一些王公大臣,比如袁绍在京城的所有亲眷。
34 中郎将吕布,弓马娴熟,膂力过人,董卓知道自己刻薄无礼,常以吕布防身,爱惜吕布,誓为父子。
35 主公万万不可!如今天下欲乱未乱,董卓虽然残暴,然尚无篡逆之举,主公兵出无名,恐难成功。
36 长安的老百姓高兴得在大街小巷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奸贼被诛,董卓死后,被暴尸东市,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
37 一马当先,领着五百破军直杀董卓而去,丁原亲卫剩余百多人报仇心切,见状也大声号呼着跟着破军杀向凉州军。
38 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
39 丁原看见董卓的表现,脑子一转,立马鹦鹉学舌,来了这一出,让董卓无话可说。
40 董卓荒淫无道,必不能持久,到时候还是要归大汉天下,这些大家族还会出来兴风作浪的啊。
41 这个时候说吕布倒是有得一说的,只是董卓此刻已经凶相毕露,是个乱天下的国贼,关东诸侯已然起兵讨伐,可说人人得而诛之,所以最多只好说吕布是假公济私而已。
42 董守业见战事暂息,于是返回长安,修兵歇马,养精蓄锐,又是在其父董卓以及大姐夫李儒等人的帮助支持下,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打造战具,练兵修甲,积极备战。
43 汉天子的皇帝宝座在农民造反的呐喊声中摇摇欲坠,而此时的汉献帝刘协,也不过是不谙世事的孩童而已,连已死董卓的部将都可对他颐指气使。
44 张寒早已被这董卓气的面红耳赤回道“有,怎么会没有?”。
45 如若说方才吕布代父请辞执金吾一职时,众人还能哗然,那如今董卓竟然请辞前将军一职,则令众人目瞪口呆。
46 董卓邀宴,百官都知道宴无好宴,只是,没有一个人敢明目张胆的出声抗拒。
47 刘协见文远说的慷慨激昂,虽然不明真假,却也被文远说的幽然一叹,尤其是提及董卓,刘协更是被挑起心中忧愤,终于禁不住开始流露出真性情来!“”。
48 所以现在的董卓虽然看上去,坐上相国的高位了,其实是愁肠百结,喜欢的女子得不到,他感觉是度日如年,不知道为此摔碎多少杯子了。
49 董卓心黑手辣,无恶不为,处心积虑当盟主,大反派之一。
50 董卓一见到这位绝色美人,立刻两眼发呆,垂涎欲滴。
51 于是先是卧倒在床,掩面哭哭啼啼起来,董卓一见,一半怪怨一半又觉怜爱。
52 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王霸之资也!到达长安以后,董守业的便宜老子董卓早就让董守业的结拜二哥张辽带着董守业的心腹张既、杨奉等人前来迎接。
53 董卓篡政,天下大乱,太平道死灰复燃,席卷天下,管亥震慑徐州。
54 而除去董卓,则是温侯将军为我大汉立下的赫赫大功,您大义灭亲,攘除奸凶,不仅没有过,反而是大大的功劳,因此……
55 董卓大惊失色,面色如土道,“长安城中刺客如此猖獗,该当如何啊!”。
56 既然董卓倒行逆施,伯父正好与朝廷大臣联络,清君侧,除逆臣。
57 董卓闻言大怒,李儒又向董卓建言,说袁绍为联军盟主,声威大震,袁逢在内朝,身居紧要高位,若是叔侄二人里应外合,就麻烦了。
58 虽然袁隗的死和袁绍进兵有些关系,可如果董卓真正忌惮袁隗的家世,即便袁绍打到洛阳城门下,袁隗也能安如泰山。
59 袁绍出身高贵,对文章典籍十分熟稔,董卓乱政前,他在洛阳,来往的宾客多为世家华族,众人谈起典故以古讽今,无不如数家珍。
60 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
61 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早晚能成大气候。
62 贾诩的预料没有猜错,但已经晚了,杨奉视为接班人的亲侄子杨为操惨死在吕布手上,杨奉已经对董卓恨之入骨。
63 她一生悲苦,董卓死后,时局混乱,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还生育下了两个孩子。
64 华雄此人我见过,一武夫不足挂齿,如今却在这时候背叛董卓,难道他也有虎狼之心?欲吞并汉室江山?
65 陛下,如今董卓虽除,但天下诸侯割据,无不以虎狼之心来窥视神器,陛下当务之急是重树汉家威严。
66 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67 董卓兵临城下,张让等辈情知计穷力竭,必将铤而走险,谋图何进。
68 ,这个时候说吕布倒是有得一说的,只是董卓此刻已经凶相毕露,是个乱天下的国贼,关东诸侯已然起兵讨伐,可说人人得而诛之,所以最多只好说吕布是假公济私而已。
69 废话不需要多说,我赵子龙今日虽然师出无名,但是自认为对得起天下百姓,再说当日我与曹操孤身追击董卓,尔等又是在哪里,所以别用朝廷来压我。
70 韩遂首先跃马扬鞭出了阵前,谓董卓及大军道“败军之将安敢再出,岂不识我大将阎行的厉害,莫非还要自找苦吃?”。
71 要说背信弃义,放眼历史,先後拜过丁原、董卓、王允加上他原本的老爹一共就有四个老爸,还有谁能比的上他。
72 董卓兵临城下,张让等辈情知势穷力竭,必将铤而走险,谋图何进。
73 袁隗等朝臣正打算今日朝议上对董卓发难,可见了这般架势,心胆俱碎,哪里还敢多言,最后不了了之。
74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75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76 百官战栗失箸,董卓饮食谈笑自若。
77 但是为人反复无常初时先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投靠董卓,后又因貂禅之故杀了董卓自立门户。
78 直到戌时三刻,天色已然尽黑,董卓吩咐歌舞姬乐师退下,就连众人案桌上的杯杯盏盏,也都尽数撤了个干干净净。
79 但他心中清楚,那监狱之中关着的两人,决计不能如那董卓所说的那般处置,若真的这般简单的便直接斩首,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董卓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董卓

董卓词语解释

(~-192)东汉末年军阀。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羌人起义。公元189年,应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兵进京诛灭宦官。不久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残暴专横,胁迫献帝迁都长安,纵火焚烧洛阳宫室,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后被王允、吕布所杀。

董卓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董卓 (东汉末年权臣)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生于颍川。东汉末年献帝时军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

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颇著威名。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令其弟董旻联合吴匡杀掉上司何苗,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军阀兵力。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太守,爆发董卓讨伐战。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

董卓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呼召三台。司徒王允设反间计,挑拨董卓大将吕布杀死董卓,结果成功。初平三年(192年),董卓为其亲信吕布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