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2:15
词语 意思解释
大邑

大邑词语解释

1.犹大邦。殷周时尊称上国之词。亦用以自称。 2.古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称"大邑"。 3.大的都邑或都会。

大邑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大邑 (词语)

【词语】: 大邑

【拼音】: dà yì

【解释】:大邑

1.犹大邦。商周时尊称上国之词。亦用以自称。

例如:《孟子.滕文公下》:「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

2.古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称"大邑"。

3.大的都邑或大的城镇。

例如:《书经.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如:「通都大邑」。

唐·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宋·苏辙《民政策下·第三道》:“今天下所谓通都大邑,十里之城,万户之郭。”

清・黄宗羲《万里寻兄记》:“商之所在,必通都大邑。”

【用法】: 作宾语;泛指大城市。

【感情色彩】褒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