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观念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0:56
用道德观念怎么造句,道德观念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道德观念的意思和收集了道德观念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道德观念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蒙养”主要是指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启迪儿童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 本文对蒙古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藏传佛教因果报应说作了对比,分析和揭示了佛教道德思想在蒙古人中传播的过程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3 产生这种感觉并不错:这是人类用道德观念进行推理的本能在起作用,这种本能应得到鼓励,而不应遭到嘲弄。
4 超越自我有助于控制本能冲动,使人们不再自私和更多地端正道德观念。
5 但不可置疑的是,“贴身舞”、“绿军装”之类纯系恶俗“创意”,是以丑为荣、嗜痂成癖,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叫板和挑衅。
6 道德修养贵乎实行,却不贵看书,但看书能正确我们的道德观念,自也很有益处。
7 典权是我国独有的不动产物权制度,历史悠久,体现了中华民族济贫扶弱的道德观念。
8 反应并不错,这是人类用道德观念推理的本能在起作用,本能应鼓励,而不应遭到嘲弄。
9 父母是子女们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最早的启蒙老师,父母要教育子女们遵守社会道德、习俗和法规,训示子女们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每一家庭中的儿童,从孩提时代起就毫无例外地接受这样的教育。
10 基本的道德观念是在人出世的时候就分配不均的。菲茨杰拉德。
11 牛仔是个大英雄,背着一只闪亮亮的抢。他代表着西方的道德观念:要有男子气概、维护正义、保护妇女和孩子。
12 人物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习俗风尚发的议论过于冗长,也流露出作者思想中某些封建道德观念。
13 如果你的道德观念令你消沉,那它们就一定是错误的道德观念。
14 少年时期是长身体时期,也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时期,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
15 他的婚姻道德观念高尚而纯情,十分鄙视那种朝秦暮楚的浪荡行为。
16 我们瞻望前途的艰苦时日,深感国家统一所给予我们的温暖和勇气,明确必须遵循传统的宝贵道德观念,坚信不分老幼克尽其责必能取得圆满成功。
17 无论怎样强调“解放”,邻居们也不能放弃保守的道德观念,也不能原谅曾经与有钱有权的李主任同居的王琦瑶。
18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可是道德观念却越来越淡薄了,常听到新闻里说小女孩遭车碾压后经过的很多行人无人救助她,倒地老人无人搀扶只有围观等等,让人大叹人心不古。
19 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发展和加深的最主要道德观念之一就是对祖国的义务。对祖国的义务的深刻意识,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开端和源泉。对什么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义务这个问题理解有多深,对祖国和理想有多忠诚,决定着其道德的成熟性、思想性和自觉程度。
20 有许多合情理的选择,可以让你的穿戴符合你的道德观念。
21 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要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按照简单易行、切实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组织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在家庭、学校、社会参加针对性、参与性、实效性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强道德观念,打牢道德基础。
22 在那个年代,厂子里其实没什么安全问题的,人们道德观念都强,小偷小摸的根本不多,那可是抓到了就要往脖子上挂牌子,头上戴高帽子游街的勾当。
23 这种反应并不错,这是人类用道德观念进行推理的本能在起作用,这种本能应得到鼓励,而不应遭到嘲弄。
24 正因为他缺乏起码的道德观念,才干出这伤风败俗的勾当来。
25 转型经济促使人们观念更新,催生了一些新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同时也使一些腐朽、落后的观念和行为死灰复燃。
26 自私自利认为道德以自我利益为基础的道德观念。
27 这就需要同情心和将心比心的想象力,没有这两点就无法用道德观念来进行思考。
28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劝诫和教育并重的歌曲,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构筑起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很多至今仍奉为经典的道德观念。
29 家长总是对孩子们的道德观念和胡作非为头痛不已,最近有些信息更是让他们坐立难安。
3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从生活方式到道德观念,中国这条古老的大船终于驶到了新旧交替循环并存的阴阳界。

道德观念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词语解释

指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是道德意识最基本的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

道德观念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moral idea),道德的主观方面。反映历史上变化着和发展着的道德关系,即人们在道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与一般的反映不同。它包含特殊的道德论证,反映的并不只是行为的本身,而是包含着行为的品格和价值。其形成不仅意味着人们要了解社会上公认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什么,而且更意味着人们对它们的承认,即切实体会到它们的正确性,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才能用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它使人们的道德行为变成了真正的自觉行为,保证了人们在是非、善恶之间能够进行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