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诰是什么意思,大诰的解释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0-27 14:20
词语拼音
dà gào
词语注音
ㄉㄚˋ ㄍㄠˋ
词语繁体
大誥
词语字数

大诰词语解释

1.《尚书》篇名。《书.大诰序》:"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孔传:"陈大道以诰天下﹐遂以名篇。"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 2.明洪武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

大诰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大诰 (明朝法令)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朱元璋为维护封建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于洪武十八年(1385)冬刊布《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四十三条,颁行天下,诰戒臣民。反映了明太祖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因为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明太祖个人特征,故《大诰》在洪武之后基本不再行用。

大诰的单字意思解释

大

大字的基本解释


dà ㄉㄚˋ
◎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 古通“泰”。

反义词

英文翻译


big great bigness greatness

诰

诰字的基本解释


(誥)
gào ㄍㄠˋ
◎ 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 告诫,勉励:自诰。诰诫。
◎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