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笔98
AYWF
五笔86
AYWF
GBK编码
DDCD
UniCode
U+8403
仓颉
TYOJ
四角号码
44408
规范汉字编号
4762
笔画顺序
- 横
- 竖
- 竖
- 点
- 横
- 撇
- 点
- 撇
- 点
- 横
- 竖
萃字的基本解释
● 萃
cuì ㄘㄨㄟˋ
◎ 草丛生,草茂盛的样子。
◎ 聚集:萃集。萃聚。荟萃。出类拔萃。
◎ 古同“悴”,憔悴。
◎ 姓。
英文翻译
◎ 萃
a gathering of things or people assemble
详细解释
萃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萃 cuì
〈形〉
(1) (形声。从艸,卒声。本义:草丛生的样子)
(2) 同本义 [bush]
萃,草盛貌。——《集韵》
(3) 通“悴” [wan and sallow]
(4) 又如:萃辱(劳苦和屈辱);萃恶(脸色憔悴)
(5) 通“崒” [towering]。如:萃萃(崒崒。巍巍高大的样子)
词性变化
◎ 萃 cuì
〈动〉
(1) 引申为聚集,聚拢 [assemble;gather]
翡翠胁翼而来萃兮。——司马相如《长门赋》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萃于一堂
(2) 又如:荟萃(会集);萃止(聚集。止,语尾助词);萃次(汇总并按次序编列);萃萃(聚积的样子);萃丛(聚集的样子)
◎ 萃 cuì
〈名〉
(1) 群,类。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gathering of people or collection of things]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萃类(同类;同僚)
康熙字典
萃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申集上】【艸字部】 萃;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040第25
【唐韻】秦醉切,音瘁。【說文】草貌。 又【博雅】苦萃,款冬也。 又【易·卦名】坤下兌上萃。【彖曰】萃,聚也。【詩·陳風】有鴞萃止。【齊語】令夫士羣萃而州處。 又【集韻】昨律切,音崒。義同。【左思·吳都賦】㩋矗森萃,蓊茸蕭瑟。 又七內切,音淬。萃蔡,衣聲。【司馬相如·子虛賦】翕呷萃蔡。 又通倅。【周禮·春官】車僕掌戎路之萃。【註】萃猶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