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辞赋cífù
(1) 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WWw.yONgShijiaoyu.CN 在线拼音查字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英:a literary form,sentimental or descriptive composition,often rhymed
引证解释:
⒈ 文体名。 战国时楚屈原有《离骚》, 荀卿有《赋篇》,为赋之先河。至汉而赋体大盛,名屈原等所作为《楚辞》。常以辞赋并称。辞赋讲求声调,以抒情为主,注意排比铺陈。其后以行文骈散之异而分为骈赋、文赋。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説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 相如见而説之,因病免,客游梁。”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
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予谓老子《道德篇》,为玄言之祖; 屈宋《离骚》,为辞赋之祖; 司马迁《史记》,为纪传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矣。”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辞赋类者,《风》《雅》之变态也。 楚人最工为之,盖非独屈子而已。”
宋高承《事物纪原·学校贡举·辞赋》:“唐天宝十三载,始试诗赋,盖用梁陈之意云,科举之以辞赋,此其初也。”
国语词典:
文体名。汉代刘向集屈原等所作的赋为楚辞,故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以抒情为主,讲求声调之美,并注重排比铺陈。
网络解释:
辞赋
辞赋,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盛于汉,故世称汉赋。辞为文体之名,犹之论也,盖语言之别称,惟论则质言之辞,则少文矣。辞赋的单字意思解释

赋字的基本解释
● 赋
(賦)
fù ㄈㄨˋ
◎ 旧指田地税:田赋。赋税。
◎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 念诗或作诗:登高赋诗。
◎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赋予。赋有。天赋。禀赋。
◎ 古同“敷”,铺陈,分布。
英文翻译
◎ 赋
endow with tax ode

辞字的基本解释
● 辞
(辭)
cí ㄘˊ
◎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 解雇:辞退。
◎ 同“词”。
◎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 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 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英文翻译
◎ 辞
diction phraseology take l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