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闻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1:03
用博学多闻怎么造句,博学多闻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博学多闻的意思和收集了博学多闻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博学多闻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爱因斯坦王子:我是爱因斯坦王子。我是世界上最博学多闻的人!
2 陛下,谯允南学识广博博古知今,丞相也赞赏他的博学多闻,臣以为允南做出的判断应该就是事实,魏延反汉无疑。
3 不过,克雷杰夫人博学多闻,她的图书室里收藏了伏尔泰及其他法国大师的全集。
4 陈祖生因“禀性忠厚质朴,博学多闻”,被明宪宗重用,提升为司礼监太监,不仅侍奉太子读书,还参与管理国家机要文件。
5 辅弟李佐,子李神俊,风韵秀举,博学多闻,笃学好文雅,老而不辍。
6 亨廷顿的论断总是很给力,博学多闻,具有说服力。
7 后来在鲁国他只是因为博学多闻才受到贵族们的尊重的。
8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博学多闻,为人师表,应不断完善自我。
9 你有需要总是可以请我们的酉长协助,他相当博学多闻。
10 你真是博学多闻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
11 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以梨洲之博学多闻,若海门所选绪山语录不可靠,梨洲必当有所辩驳。
12 人民教师,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教育者,应该干一行,爱一行,专心致志,勤奋学习,精益求精,博学多闻,遵纪守法,唯有如此,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重任。
13 事实上,除了世尊曾明言叫人不要学数学以外,似乎博学多闻还是世尊相当重视的一个项目。
14 他从小就博学多闻,习炼丹功。
15 他装出一副博学多闻的样子,其实懂得很少。
16 我们的历史老师博学多闻,教学颇富创意,是我遇过最棒的老师。
17 我是世界上最博学多闻的人!
18 要创造神话,你必须成为一个博学多闻的人。
19 一个人是否博学多闻,精识强记,最能从其历史知识中表现出来。
20 以王俭的博学多闻,喜欢隶事这种矜奇炫博的游戏,自是理所当然,他本人也确实每以博学自矜。
21 因此,博学多闻是史家最基本的素质。
22 因为他深知一个受托照管基督羊群的人,应当博学多闻。
23 在创作中表现其博学多闻,是自然而然的。
24 在世尊观人的项目中,是否有福气,是否守戒律,是否博学多闻,是否有智慧,是否善于言词表达等都是相当重要的。
25 在这种心灵酷刑之下,单纯无知识的贞德无法与黑衣人博学多闻富论证功力的思想抗衡,亲手毁掉自己的信仰,死在完全的绝望与恐惧中。
26 这个夏季节日源于古代中国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员屈原。
27 只有博学多闻,上课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8 这邪极宗第二个大人物就是魏晋时期的墨夷明,此人复姓墨夷,长得一表人才、儒雅风流、博学多闻、文经武纬,佛道高人从他的惊世武功,发现其人源自魔门。
29 就连孙九、张三和那几个见多识广的刀客,每逢休息时,都喜欢围到徐大眼身边来,喝上一碗热水,然后听这个博学多闻的后生讲古论今。

博学多闻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博学多闻

词语解释: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WWW.yoNgshIjIAoYu.cN 在线拼音查字也作“博学洽闻”。

国语词典: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淮南子.本经》:「故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晋书.卷八二.王隐传》:「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也作「博学洽闻」。

成语解释

【解释】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示例】博学多闻,性气英迈,幅巾布裘,游于东西两浙间。(明 瞿佑《剪灯新话 修文舍人传》)

【近义词】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博古通今、见闻广博、博洽多闻

【反义词】孤陋寡闻

【语法】博学多闻作谓语、定语;指人见识多。

网络解释:

博学多闻

博学多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ó xué duō wén,意思是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出自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