偝字的基本解释
● 偝
bèi ㄅㄟˋ
◎ 古同“背”。
详细解释
偝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偝 bèi
〈动〉
(1) 背向着 [back to]
偝,向偝。——《广韵》
毋偝立。——《礼记·投壶》
(2) 又如:偝立(背向站立)
(3) 背弃;违反 [abandon]
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偝。——《礼记·坊记》
康熙字典
偝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子集中】【人字部】 偝;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11第01
【廣韻】【集韻】?蒲昧切,音佩。棄也。【禮·坊記】利祿先死者,而後生者,則民不偝。 又【禮·投壺】毋偝立。【註】偝立,不正鄕前也。 又【荀子·非相篇】鄕則不若,偝則謾之。或作倍。亦作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