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铜镜tóngjìng
(1) 古代铜制的照面用具。一般作圆形,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常铸花纹。历代曾有各种形状和图案的铜镜。清代以后逐渐为玻璃镜www.YoNgShijiAOYu.cN/cIYUjiEshi 词语意思所代替
英:bronze mirror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铜竟”。古代照面的用具。铜制,一般作圆形,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常铸花纹。我国从青铜时代初期出现铜镜,历经商、周、秦、汉,直至明清,长期流行,至近代大量使用玻璃镜后,才被取代。
引《后汉书·西羌传》:“或负板案以为楯,或执铜镜以象兵。”
晋陆机《与弟云书》:“仁寿殿前有大方铜镜,高五尺餘,广三尺二寸。”
章炳麟《东夷》诗之六:“要间鹿卢剑,铜镜能辟邪。”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志铭>跋》:“与石同出壠中者,尚有瓦罌铜竟各一枚。”
国语词典:
铜制的镜子。通常为圆形。照面磨光,而背面则雕铸人物、禽兽等花纹,并在中央置一钮孔,用以系绳垂挂或固定于镜台上。明、清以后逐渐被玻璃镜取代。
网络解释:
铜镜 (中国古代生活用具)
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铜镜的单字意思解释

铜字的基本解释
● 铜
(銅)
tóng ㄊㄨㄥˊ
◎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铜铜”)。铜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英文翻译
◎ 铜
copper cuprum

镜字的基本解释
● 镜
(鏡)
jìng ㄐㄧㄥˋ
◎ 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镜子(亦指“眼镜”)。镜台。镜匣。镜奁。铜镜。穿衣镜。
◎ 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镜头。镜片。眼镜。胃镜。凸镜。凹镜。三棱镜。望远镜。显微镜。
◎ 监察,借鉴:镜戒。
◎ 照耀:“荣镜宇宙”。
英文翻译
◎ 镜
lens looking glass mi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