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是什么意思,蒲柳的解释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10-26 17:23
词语拼音
pú liǔ
词语注音
ㄆㄨˊ ㄌㄧㄨˇ
词语字数

蒲柳词语解释

蒲柳púliǔ

[big catkin willow] 落叶灌木( Salix gracilistyla ),秋天早凋,也叫水杨,用来比喻或自谦身体衰弱

蒲柳常质,望秋先零。——《晋书·顾悦之传》

蒲柳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蒲柳

蒲柳:植物名称

蒲柳:汉语词汇

蒲柳 (汉语词汇)

蒲柳,汉语词汇。

拼音:pú liǔ

释义:1、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2、用以比喻轻贱。

蒲柳的单字意思解释

柳

柳字的基本解释


liǔ ㄌㄧㄡˇ
◎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柳条。柳絮。柳暗花明。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姓。

英文翻译


willow

蒲

蒲字的基本解释


pú ㄆㄨˊ
◎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 古同“匍”,匍伏。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