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5 23:02
鲎
拼音
部首
汉字结构
总笔画
五行
五笔98
IPQG
五笔86
IPQG
GBK编码
F6D7
UniCode
U+9C8E
仓颉
FBNWM
四角号码
90106
规范汉字编号
5589
笔画顺序
  • 横撇/横钩
  • 横撇/横钩
  • 横折

鲎字的基本解释


(鱟)
hòu ㄏㄡˋ
◎ 节肢动物,甲壳类,生活在海中,尾坚硬,形状像宝剑。肉可食:鲎帆(鲎腹部甲壳可以上下翘动,上举时,称“鲎帆”)。
◎ 〔鲎虫〕节肢动物。俗称“水鳖子”、“王八鱼”。
◎ 方言,虹。

英文翻译


horsefoot horseshoe crab limuloid limulus

详细解释

鲎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鱟 hòu 
〈名〉
(1) 鲎鱼。亦称中国鲎、东方鲎 [horseshoe crab]。剑尾亚纲,特别是鲎目节肢动物的通称。有一个宽的新月形的头胸甲,在背面有一对大的复眼及两单眼,腹面生出六对步足,中部具一口,有一短小的腹部,腹部与头胸甲有关节相接,腹节愈合成一片,游泳足上附着扁平叶片状鳃,有一长而硬的可动关节的尾剑。如:鲎帆(鲎鱼的脊背);鲎杓(用鲎壳制成的杓子);鲎媚(鲎鱼的别名);鲎樽(用鲎壳制成的酒杯)
(2) 〈方〉∶虹的别称 [rainbow]

康熙字典

鲎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中】【魚字部】 鱟; 康熙笔画:24; 页码:页1480第51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魚名。似蟹,有子可爲醬。【山海經註】鱟魚形如惠文冠,靑黑色,十二足,長五六尺,似蟹,雌常負雄,漁子取之,必得其雙。子如麻子,南人爲醬。【嶺表異錄】雄小雌大,水中雄者浮雌者沉。【左思·吳都賦】乗鱟黿鼉。又號鱟媚。【郭璞·江賦】蜦䗚鱟媚。又【廣韻】【集韻】?烏酷切,音沃。又【集韻】【正韻】?許?切,音詬。又【集韻】乙角切,音渥。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