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獭是什么意思,旱獭的解释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11-01 16:14
词语拼音
hàn tǎ
词语注音
ㄏㄢˋ ㄊㄚˇ
词性
词语繁体
旱獺
词语字数

旱獭词语解释

  • 哺乳动物。全身棕灰色或带黄黑色,前肢的爪发达,善于掘土,成群穴居,有冬眠的习性。肉可以吃,皮可制衣帽。旱獭是鼠疫杆菌的主要传播者。也叫土拨鼠。
  • 旱獭网络解释

    旱獭的单字意思解释

    旱

    旱字的基本解释


    hàn ㄏㄢˋ
    ◎ 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与“涝”相对:旱季。旱灾。干旱。防旱。
    ◎ 非水田的、无水的、陆地上的,与水无关的:旱井。旱田。旱獭。

    反义词

    涝、湿

    英文翻译


    drought dryland on land

    獭

    獭字的基本解释


    (獺)
    tǎ ㄊㄚˇ
    ◎ 〔水獭〕哺乳动物,脚短,趾间有蹼,体长七十余厘米。昼伏夜出,善游水,食鱼、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贵的袭皮。
    ◎ 〔旱獭〕哺乳动物,前肢发达善掘土,毛皮可制衣帽。是鼠疫的传播者。亦称“土拨鼠”。
    ◎ 〔海獭〕哺乳动物,体圆而长,毛皮很珍贵。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通称“海龙”。
    ◎ (獺)

    英文翻译


    o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