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字数
词语解释:
1.使草受冻。 2.指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 在线组词经冬未死的草。引证解释:
⒈ 使草受冻。
引唐陆龟蒙《早春雪中作吴体寄袭美》诗:“迎春避腊不肯下,欺花冻草还飘然。”
⒉ 指经冬未死的草。
引清唐孙华《癸未元日三迭随庵韵》:“蛰久寒虫将出户,腊过冻草渐逢辰。”
网络解释:
冻草
冻草,读音dònɡ cǎo,汉语词语,是指使草受冻或指经冬未死的草。出自 唐 陆龟蒙 《早春雪中作吴体寄袭美》、 清 唐孙华 《癸未元日三迭随庵韵》。冻草的单字意思解释

冻字的基本解释
● 冻
(凍)
dòng ㄉㄨㄥˋ
◎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冻结。冻害。冻馁。
◎ 汤汁凝成的胶体:鱼冻。肉冻。
◎ 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冻得慌。防冻。冻伤。冻疮。
反义词
化
英文翻译
◎ 冻
freeze jelly

草字的基本解释
● 草
cǎo ㄘㄠˇ
◎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草料。柴草。稻草。
◎ 粗糙,不细致: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 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a.指汉字草书;b.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草鸡。
英文翻译
◎ 草
grass hasty rough